1.建筑节能意识起步较晚
我国从上世纪90年底中后期,才开始重视节能环保话题并逐步开始研究和推行,比发达国家晚了20年左右时间。节能意识在建筑行业中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全范围推广的,目前我国仍旧执行着低水平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既有的400多亿平米建筑中,仅有不到5%采用了简单的节能措施,新建的建筑项目中更是有90%以上都是高能耗建筑,我国整体能源的消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对于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效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步。
2.建筑节能设计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意识不够,还是传统的设计观念,造成了能源的较大浪费。以北方采暖城市为例,首先墙体方面普遍都达不到节能标准,一些地区连要求的第一步节能30%也达不到,其耗热量是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门窗方面依据传统的设计标准,导热系数过大,密封性保温性普遍都达不到节能标准。屋顶方面,传统的保温隔热板既达不到节能要求,而且还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形象。这些因素导致了北方城市,在冬季采暖期只能过度依赖供热采暖设施来达到保温取暖,而热能又会通过门窗等缝隙散失到外界,造成浪费。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进度缓慢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可再生资源分布的总量非常大,但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的政策法规进行统一化管理,致使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较小且市场混乱。尤其是北方城市的建筑市场,本身对于新型环保材料的接受能力很差,多使用传统的高能耗建筑材料,而且一些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之初,只考虑建筑成本的投入问题,而不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功效,因此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